2019年4月20日,伴着谷雨日绵绵的细雨,乐投在线吴为进书记一行在湘湖畔见到了那位有着斯坦福学霸、硅谷总裁、天使投资人……一系列闪闪发光头衔的传奇校友——朱敏。
赛伯乐董事长朱敏校友(右3)、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翃(右2)、乐投在线吴为进副书记(左3)、乐投在线发展联络中心缪依茹(右1)、陈丽烨(左1)、王梓宁(左2)
朱敏讲述起了那段奋进的历史与绕不开的“管理学”启蒙之地——浙江大学。
朱敏脸上肤色逡黑、皱纹深刻,难以想象这样一位带着质朴与沧桑的人,就是一次次演绎逆转的奇迹人物。但当他一开口,就让人不禁信服。他在讲话时,完全不像已年近70,他惯于挥舞长臂大手,言谈中语速极快,处处洋溢着激情,那段艰难拼搏的岁月自他口中娓娓道来。
赛伯乐董事长朱敏
乐投在线1982级管理工程硕士校友
人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更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本性与特质。
1948年,他出生于浙江宁波。
1967年,到农村插队8年,期间结婚、生子。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考入浙江农业大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98年,四校合并成新“浙江大学”)。
1982年,34岁的他考取了浙江大学工业管理系研究生(1998年,四校合并成新“浙江大学”)。
1984年,他以优异成绩作为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
1996年,在美国待了12年之后,48岁的朱敏创立了后来被誉为“股市明日Yahoo”的WebEx(网迅)。
2005年,年近花甲的朱敏回归故土创办赛伯乐,开始了人生新的挑战。
很多人总结,朱敏的传奇得益于他本人强韧、叛逆、敢拼的性格,得益于他不服输的学习力,更得益于他独立思考、不断求变的创新意识。
如果说性格是天生的,学习能力是训练出来的,那么创新意识却是可以培养的。纵观朱敏的成长历程,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创新意识的萌芽:从插队知青到越洋留美
高中毕业的朱敏跟那个年代的其他人一样,来到边远农村“接受教育、扎根农村”,本以为要一直做个“老农”,但天生不服输、“爱尝试他人所不能之事”的朱敏还心存梦想,时刻等待着机遇。
1977年12月10日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这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朱敏也抓住了。“白天都要上班,晚上又很累,为了不让自己睡着,经常是一边嗑瓜子,一边看书。”就这样经过半年备考,朱敏考上了浙江农业大学拖拉机专业。不过等他毕业回到宁波时,拖拉机厂已经很少生产拖拉机了,寻找新出路的朱敏在34岁时重新回到学校,考取了浙江大学工业管理系研究生。
那时,管理学在国内属于先进思想,创新更像一个新生词,大部分普通民众还不能接受。
朱敏向我们透露,在他跟家里人汇报自己将要去读管理学时,他的一位姑姑语带不解的问他,“现在车间鞭子抽的还不够,还要去学习鞭子怎么抽的更好?”
彼时,浙江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现乐投在线)系主任许庆瑞先生刚刚结束为期两年的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系访问学者行程,他将国外最前沿的创新管理理论带回国内,整理、吸收,并开拓我国技术创新管理新领域,提出“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的理论体系,将之传授出去。朱敏就在那时有幸参与其中,了解到了“创新管理”,孕育了他的创新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乐投在线许庆瑞教授
“许老师非常关心弟子,他知道我生活困难,便时时关照我,安排我勤工俭学。”朱敏一边白日里拉货工作,一边在深夜里苦背单词、翻译文献。时间一长,许先生发现这位貌不惊人的“老学生”英语居然很不错,学习时间虽不长却胜在接受能力很强,不由对他更加上心。两人关系也愈加亲密,许先生时常邀请朱敏到家中做客,讨论学术、翻译教材。
虽然仅仅两年时间,但这段浙大管院的“创新管理”理论学习经历却也给朱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他之后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创新意识的迸发:从通信技术专家到硅谷创业者
1984年,死记硬背了20000个单词后朱敏就提着行李包踏进了硅谷技术和创意的主源头——斯坦福大学。有着“让自由之风劲吹”百年校训的斯坦福,浓厚的创业氛围滋养着这个不安分的灵魂。
相较于周围风华正茂的同学,已为人父的朱敏踏入这片创业热土的时机晚了许多。但是人生从来不怕晚,我们生而平等,正是后天的努力和坚韧的毅力让我们有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价值实现。
面对迫切的经济压力,一次次工作尝试后,朱敏阴差阳错的得到了IBM的一项电脑智能课题负责人一职。对电脑一窍不通的朱敏在一位“特殊”老师的帮助下,从了解到熟知计算机知识,就这样踏入了IT行业,并慢慢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此时,他已经38岁了。
那时,硅谷尤其是VC的门对他这样一个来自中国大陆,又年届40岁的中年人是紧闭的。
面对创业前期的资金匮乏,由乡间地头一路闯入硅谷的朱敏,并不打算就此放弃,朱敏凭借洞察市场需求的毒辣眼光与迸发的创新思想,在一次次撞南墙、被挤压下,渐渐在硅谷中崭露头角。1996年他一手创办“网迅”,成为了打败微软Netmeeting和Placeware的第一人。
创新意识的孵化:从成功创业者到知名投资人
2005年,“网迅”早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朱敏在硅谷以及华人圈子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声望,创业成功的朱敏时常收到来自华人的创业融资请求。
作为曾经的受益人,朱敏也想要回报国家,于是他回国创立了赛伯乐。这片故土孕育了他,他也在这里洒下了8年的汗水,经历了多年的学习与磨炼。自回国以来,他一直思考着适合这片故土的投资模式。在他看来,“天使投资是成功企业家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早在2003年,朱敏就以个人身份为他欣赏的年轻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支持他们学习创业经验。
2007年5月,在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日,朱敏及夫人徐郁清曾捐资1000万美金,创建了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以科技创新、国际创新人才交流和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题,做一家真正能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研究机构。
此后2017年,浙大国际创新研究院、赛伯乐投资集团和浙大校友总会上市公司企业家校友联谊会牵头,联合众多优秀企业家校友,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大学校友Z20基金,支持母校的创新创业事业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有责任辅导年轻人走上创业之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业变成了主流,创新和创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多小公司非常有创意,围绕着大公司,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投资这些创业企业,就要像一个“陪练”,在不同的阶段为他们提供帮助,将企业推出市场,朱敏如是说。
现在,朱敏作为投资人,归国后成立的赛伯乐投资集团,已成功投资聚光科技、猪八戒、微医、连连科技、个推等一大批优秀项目。
未来,朱敏仍将与创业者在一起,饱有激情、全力以赴推动中国创新创业蓬勃发展。